“現在耳邊連一絲風聲都聽得清清楚楚,真后悔沒早點來醫院!”近日,40 歲的張先生(化姓)在武漢市普仁醫院耳鼻喉科經歷了一場特殊的治療。此前,他因左耳持續十余天的異響備受折磨,而耳內鏡檢查的結果,令他驚訝不已 —— 左耳鼓膜表面竟附著著一只活蹦亂跳的貓螨蟲。在該院耳鼻喉科羅軼主任的精心操作下,這只 “不速之客” 被成功取出,張先生頓時感覺耳內清爽,直呼 “像獲得了新生”。
回憶起這場 “耳道危機”,張先生仍心有余悸。一切始于 4 月下旬,起初,他只是偶爾聽到左耳傳來 “沙沙” 的細微聲響,以為是長期工作疲勞引發的神經性耳鳴,便自行購買營養神經藥物服用。然而,五天后,癥狀突然加劇。每到夜晚,耳內就會傳來類似 “指甲抓撓鼓膜” 的刺耳聲音,還伴隨著灼熱感,讓他連續三個晚上輾轉難眠。“那種感覺太難受了,就好像有人在耳朵里不停地折騰,連翻身都疼得受不了。” 張先生痛苦地描述道。
在家人的再三勸說下,五一假期期間,張先生終于來到醫院就診。耳內鏡下,一幕令人震驚的畫面出現了:一只米粒大小的白色蠕形螨正在鼓膜表面緩緩爬行,速度約為每分鐘 0.5 毫米,其足部的細小倒刺已經對鼓膜上皮造成了微小損傷。羅軼主任憑借豐富的經驗,采用耵聹沖洗的方法,順利將這只螨蟲清除。
經過進一步檢測發現,張先生的耳道內濕度高達 85% 以上,溫度始終維持在 37℃,這樣的環境簡直成了螨蟲的 “溫床”。通過詳細詢問,羅軼主任找到了病因。原來,張先生家中養了兩只寵物貓,這些貓咪經常在他的床上活動,甚至還會和他同床共枕。而且,最近張先生洗頭時耳道不慎進水,卻沒有及時擦干。羅軼主任分析,正是寵物貓的頻繁接觸,加上耳道潮濕的環境,才讓螨蟲有了可乘之機。
羅軼主任還特別提醒:“蠕形螨的生命周期雖然只有 14 天,但一只雌性螨蟲一次就能產下 30 - 50 枚卵。如果不及時處理,耳道內很快就會‘蟲滿為患’。” 螨蟲在耳道內的活動,不僅會帶來機械性刺激,它們的排泄物還會引發外耳道炎,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鼓膜穿孔,引發感染性休克。
最后,羅軼主任向廣大市民發出健康警示:耳部疾病通常發展較為隱匿,當出現耳鳴、耳悶、耳內異響(尤其是 “沙沙” 聲、“抓撓” 聲)、持續瘙癢,或是分泌物產生異味等癥狀時,一定要盡快到醫院進行耳內鏡檢查。千萬不要自行使用棉簽、挖耳勺等工具清理耳朵,以免破壞耳道的天然屏障。家中養寵物的人士,每月要定期為寵物進行體外驅蟲,接觸寵物后,可用 75% 酒精棉片清潔耳廓和耳道口,同時注意避免與寵物共用毛巾、枕頭等物品,共同守護耳部健康。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