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日暖陽喚醒萬物,惱人的小蟲子也隨之 "復工"。走在街頭,不少人發現自己莫名成了小飛蟲的 "跟屁蟲",密密麻麻的飛蟲附著在衣物上,讓人頭皮發麻。究竟是什么蟲子如此執著?又為何偏愛某些特定顏色的衣物?
主角登場:薊馬的生存密碼
這種讓人困擾的小飛蟲學名 "薊馬",是春夏季的???。作為植食性昆蟲,薊馬以植物幼嫩組織的汁液為食,在我國南北方均有分布,尤其偏愛 20℃左右的溫和環境。它們體型微小,僅有 1‰毫米,形如細長豆粒,尾部帶鉤,捏碎后會散發刺鼻氣味。肉眼難辨的體型,卻有著驚人的存在感。
薊馬對黃色、綠色、銀灰色衣物情有獨鐘。家中綠植也是它們的 "心頭好",大量薊馬聚集可能對植物造成嚴重傷害,建議定期使用殺蟲劑防護。
被薊馬叮咬怎么辦?
雖然薊馬 "甩都甩不掉",但值得慶幸的是,它們不會吸食動物血液,對人體并無實質危害。被叮咬后僅會產生輕微的痛癢感,但切忌直接拍打!薊馬身體脆弱,拍擊易致蟲體破碎,不僅弄臟衣物,還可能引發皮膚過敏。正確做法是抖動衣物彈走蟲子,或用吹氣方式處理,被叮咬處涂抹風油精或潤膚露即可。若不慎入眼,切勿揉擦,應立即用清水沖洗、滴眼藥水,并頻繁眨眼促進排出。
昆蟲趨色的科學奧秘
昆蟲的趨性是理解這一現象的關鍵。趨性指昆蟲對特定刺激的趨向或背離運動,包括趨熱性、趨光性、趨化性等。許多害蟲對黃色存在強烈趨性,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均屬此列。黃色、綠色、銀灰色衣物會釋放特定波長光線,與植物反射光譜相似,因而成為昆蟲的 "導航標"。
而在蚊蟲的世界里,紅色和橙色堪稱 "危險信號"。研究表明,蚊子先通過氣味鎖定目標,當感知到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或汗液氣味后,便會通過視覺追蹤特定波長顏色實施叮咬。穿紅橙色衣物的人群,更容易成為蚊子的攻擊目標。
春日防蟲小貼士
除了薊馬,春季出游還需警惕蟲咬性皮炎。這類急性皮炎由昆蟲叮咬或接觸毒液、毒毛引發,典型癥狀為鮮紅色風團樣丘疹,伴隨瘙癢、腫脹。多數情況可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自愈,但嚴重時癥狀可能持續更久。建議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衣物,避免在草叢、樹林等蚊蟲密集區域久留,做好個人防護,讓春日出行遠離蟲擾。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