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過色、香、味、形四個方面的來評價。 (1)色澤不同茶類有不同的色澤特點。綠茶中的炒青應呈黃綠色,烘青應呈深綠色蒸青應呈翠綠色,龍井則應在鮮綠色中略帶米;如果綠茶色澤灰暗、深褐,質量則不佳。綠茶的汽色應呈淺綠或黃綠,清澈
茶葉的品質有好有壞,但是如何通過一定標準來判斷茶葉的好壞呢?由于茶葉的種類繁多,這里就為大家介紹辨別綠茶茶葉好壞的方法,一起學起來吧!
方法
茶葉的色澤:好的新茶茶葉一般是清新嫩綠或者墨綠的,好的綠茶是有碧翠的顏色及非常鮮潤的,好的炒青茶是為灰綠中又帶點光澤的。不好的茶葉很明顯的黑色焦點或者深醬色斑點,還有茶葉夾又有老葉黃葉就會顏色不統一。
綠茶品質的優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判斷: ①外形:綠葉的外形、色澤是判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包括茶葉的嫩度、凈度、勻度、色澤等。 ②香氣:即茶香,以花香、果香、板栗香、豆香等香氣為佳。 ③滋味:茶湯醇厚、鮮爽者說明水浸出物含量多,茶葉品
茶葉的外形:每種茶葉都有各自的外形特征,如果茶葉的大小、粗細、長短比較均勻則是較好的茶葉,如果茶葉比較粗糙、松散而又短碎則是不好的茶葉。沖泡幾遍后待茶葉充分舒展再觀察葉底。優質綠茶眉茶條索勻均,整潔光滑;珠茶顆緊結,滾圓如珠,重實;烘青、毛峰茶條索緊結、白毫多。劣質綠茶眉茶條索松扁、彎曲、輕飄;珠茶外形呈扁塊或松散開口;烘青、毛峰條索粗松、質松、毫少。
如何辨別茶葉好壞 一看:看的是茶葉的外形和色澤。好茶葉的色澤基本上是翠綠的,而且芽頭的條形也比較均勻。此外,還要特別留意茶葉里是否有老葉或死葉,如有,則茶葉品質一般。 二聞:如果茶葉看起來不錯,那你可以接著把茶葉拿起來聞一聞。一
聞茶葉的氣味:好的茶葉一般會有非常明顯的的茶香,有清香型、濃香型、甜香型的,不好的茶葉則會有一股焦糊味、苦澀味或者陳老味的。優質綠茶有清香,屯綠有板栗香;舒綠有花香;蒸青有紫菜香。劣質綠茶有煙味、酸味、餿味、青草味及其它異味。
當年采制的白茶更接近綠茶的特征,鮮爽怡人。優質白茶具有以下特征: ①干茶:以毫多、肥壯為好;以芽葉瘦孝毫稀少為劣。 ②色澤:以色白隱綠為好;以草綠發黃為劣。 ③香氣:以清純甜香為好;以味淡、帶青腥味為劣。 ④滋味:以醇厚、鮮爽、清甜為
品嘗茶葉的茶味:好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湯是非常甘鮮醇厚,而且口中甘味經久不去。若有苦澀、渾濁或者其他雜味則為不好的茶葉了。
可以通過色、香、味、形四個方面的來評價。 (1)色澤不同茶類有不同的色澤特點。綠茶中的炒青應呈黃綠色,烘青應呈深綠色蒸青應呈翠綠色,龍井則應在鮮綠色中略帶米;如果綠茶色澤灰暗、深褐,質量則不佳。綠茶的汽色應呈淺綠或黃綠,清澈
茶葉的干濕程度:用勁捏一捏可以捏成粉末狀的茶葉,說明比較干是好茶。若不能捏成粉末狀的茶葉說明已經受潮了會很容易變質則是不好的茶葉。
當年采制的白茶更接近綠茶的特征,鮮爽怡人。優質白茶具有以下特征: ①干茶:以毫多、肥壯為好;以芽葉瘦孝毫稀少為劣。 ②色澤:以色白隱綠為好;以草綠發黃為劣。 ③香氣:以清純甜香為好;以味淡、帶青腥味為劣。 ④滋味:以醇厚、鮮爽、清甜為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茶葉怎么區分好壞?
主要從五個方面來看,即嫩度、條索、色澤、整碎和凈度。
1、嫩度
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干看外形,濕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鑒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2、條索
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松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松緊、勻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53238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
一般來說,條索緊、身骨重、圓(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說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質優;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煙、焦味,說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質劣。以杭州地區綠茶條索標準為例:一級、二級、*、四級、五級、六級。
3、色澤
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系。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4、凈度
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凈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夾雜物。
此外,還可以通過茶的干香來鑒別。無論哪種茶都不能有異味。每種茶都有特定的香氣,干香和濕香也有不同,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定,青氣、煙焦味和熟悶味均不可取。
最易判別茶葉質量的,是沖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氣以及葉片茶湯色澤。所以如果允許,購茶時盡量沖泡后嘗試一下。
5、整碎
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比較標準的茶葉審評,是將茶葉放在盤中(一般為木質),使茶葉在旋轉力的作用下,依形狀大小、輕重、粗細、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層。
其中粗壯的在最上層,緊細重實的集中于中層,斷碎細小的沉積在最下層。各茶類,都以中層茶多為好。上層一般是粗老葉子多,滋味較淡,水色較淺;下層碎茶多,沖泡后往往滋味過濃,湯色較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如何挑選好茶葉?五個方面來支招
如何辨別茶葉的好壞?
普洱茶真偽鑒別方法
近年來,隨著"普洱茶熱"的興起,市場上動輒可見"40年歷史"、"50年生產"的"陳年普洱"。專家提醒,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上要學會辨別真偽,避免上當受騙。
云南省茶業協會會長鄒家駒26日在云南省首屆普洱茶國際研討會上提醒大家,現在不光是市場,就連一些書籍、甚至是博物館也有弄錯的時候,其混亂程度可見一斑。要想減少受騙的可能,首先應從歷史角度搞清一些關于普洱茶的常識。
市場上經常會遇見作為40年代產品出售的"中茶"商標紅印圓茶。但事實上,"中茶牌"商標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冊的。
市場上出現了1980年出產的"班禪緊茶"。而班禪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關茶廠視察的,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班禪緊茶"。
市場上所謂1970-1980年的"鳳凰沱茶",標明是南澗茶廠出產的。其實南澗茶廠是80年代才成立的。
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廠的"云南普洱磚茶"。事實上,云南到1977年才開始生產這種茶,標號只有7581、7811兩個,而且從未在包裝上印過標號。有些號稱1967年出廠,或是*期間出廠的,也不可信。
市場出售的號稱50年代生產的"鐵餅"。其實這種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
一博物館在"銀毫沱茶"下標明的牌子是"1973-1977"。其實"銀毫沱茶"是87年以后才生產的……
鄒家駒說,連博物館的資料都有錯誤,可見進行普洱茶的歷史研究很有必要的。"現在的造假方式很多,有人用茶水泡過包裝紙后曬干,就'制造'出了年代。"他說,云南茶葉界正醞釀編寫一部《云南普洱茶史》,以讓人們更多的了解普洱茶,也為普洱茶的發展掃清障礙。
普洱茶的鑒別常識
如何辨別干倉普洱與濕倉普洱
干倉普洱與濕倉普洱,有時可以從型茶表面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231383338就看出來,但是有些曾經在濕倉,后來改到干倉儲存,往往從沖泡后的葉底識別出來。濕倉的普洱是經過了"霉變",對普洱茶的真性有了極大影響。往往熟茶與濕倉茶,有著極相似的失真品味。也有較輕度的,短時間的濕倉普洱,經過三五開的沖泡后,可以還原到干倉特色。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要控制干倉的環境并不太困難,有好的干倉,才能儲存出來最自然美好的陳年普洱茶。
如何品出新鮮普洱
要品出新鮮的普洱茶,必須先能辨別生茶和熟茶。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辨別,可以從香氣、湯色和葉底來找到答案。
1. 從香氣辨別
普洱熟茶因為是經過渥堆,所以會產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陳期以內的干倉熟茶(依傳統說法,未曾霉變過的茶品為干倉茶),可以從型茶表面聞出一股熟茶味。約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經消失,則可從茶湯中感覺出熟味香。一九七三年間由緊茶的材料改做成的第一批熟磚茶,稱之為[73厚礴茶],至今已經二十多年了,無論從型茶或茶湯,都再也沒有熟味感覺,卻有一股[沉香]。沉香是由熟味,經過長期干倉陳化而轉變過來最好的熟茶茶香。熟茶味、熟味和沉香是最直接而有效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2. 從湯色辨別
干倉的普洱茶生茶茶湯是栗紅色,接近重火烏龍茶湯色,即使是陳年的生茶,比如已經有八、九十年歷史的龍馬牌同慶老號普洱茶,它的茶湯顏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紅印普洱圓茶的茶湯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湯顏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現代的茶種分類中,將普洱茶列為黑茶類,是因為普洱熟茶的湯色有關的。
3. 從葉底辯別
干倉的普洱生茶葉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臺灣的東方美人茶葉底顏色很相似。葉條質地飽滿柔軟,充滿新鮮感。一泡同慶老普洱茶的葉底,可以顯現出百年前那種新鮮活力。普洱熟茶的葉底多半呈現暗栗或黑色,葉條質地干瘦老硬。如果是發酵較重的,會有明顯炭化,像被烈日燒烤過,有些較老的葉子長期泡在水中那種碎燦的樣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時間不長,發酵程度不重,葉底也會非常接近生茶葉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無法立即干燥,延誤了較長時間,葉底也會呈現深褐色,湯色也會比較淺而暗,跟只是輕度發酵匯堆過的熟茶是一樣的。
普洱茶的鑒別方法
在臺灣,能夠判斷烏龍茶品質好壞的人很多,但有能力判定普洱茶等級的人,少之又少。昆明臺聯茶業公司的王熙群總經理私下透露,多數賣茶的店家也分不清楚普洱茶的等級如何判定,反正大家都搞不清楚,隨便賣就有人隨便買,結果是價格代表品質,而不是品質代表價格。
昆明永興茶廠的丁榮富總經理以他制茶數十年的經驗,向記者說明如何透過觀察普洱茶的外形、湯色、口感,辨別普洱茶的好壞與等級。丁總經理說,看普洱茶首先看外觀,不管是茶餅、沱茶、磚茶,或其它各種外型的茶,先看茶葉的條形,條形是否完整,葉老或嫩,老葉較大,嫩葉較細。若一塊茶餅的外觀看不出明顯的條形(一片片茶葉形成的紋路),而顯得碎與細,就是次級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葉顯現出來的顏色,是深或淺,光澤度如何。正宗的是豬肝色,陳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這樣的黑中泛紅的顏色;第三看湯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湯是透明的、發亮的,湯上面看起來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湯發黑、發烏;第四要聞氣味。清香味出不出的來,有沒有回甘。陳茶則要看有沒有一種特有的陳味,是一種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王總經理還補充說若可以試泡的話,看泡出來的葉底完不完整,是不是還維持柔軟度。還有以茶餅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內外品質如一,而不是那種好茶在外茶渣在內"蓋面茶"。
根據王總經理等人擬定的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標準",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質,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品質正常,無劣變,無異味;普洱茶必須潔凈,不含非茶類夾雜物;普洱茶不得著色,不含添加劑;普洱茶餅的外形要平滑、整齊、厚薄勻稱等。
丁總經理還特別展示了一餅全由芽茶做出的泛白的普洱茶,看起來與一般褐黑的普洱茶熟餅顏色不同,也與帶青的生餅顏色不同,這種茶餅算是普洱茶中的極品,在一般普洱茶專賣店不易見到。
此外,在判定普洱茶的年份方面,丁總經理認為,陳茶在市面上已經不多,同時判斷上并不容易,民眾在購買時應多注意。原則上,普洱茶餅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做為判斷年份的參考之一。有甘醇氣味的應該有五到十年的陳放,氣味平平不帶雜味的有三到五年,帶有生味與雜味的,就屬于新餅了。最后,還可以看茶餅的松度,因為經過與空氣長期接觸的氧化后,茶餅會疏松一些。
參考資料:新華網云南頻道 茶網·中國
如何鑒別茶葉的好壞
綠茶品質的優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判斷zhidao:
①外形:綠葉的外形、色澤是判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包括茶葉的嫩度、凈度、勻度、色澤等。
②香氣:即茶香,以花香、果香、板栗香、豆香等香氣為佳。回
③滋味:茶湯醇厚、鮮爽者說明水浸出物含量多,茶葉品質好。
④湯色:也稱“水色”,如綠茶的湯色清碧明亮。
⑤葉底:葉底可以體現茶葉質感及老嫩程度。色澤明亮且質地一致,說明制茶工藝良好。葉底的芽尖及組織細密、柔答軟、多毫則說明茶葉嫩度高。
如何辨別茶葉的好壞
茶葉的選購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2373934茶葉,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如各類茶葉的等級標準,價格與行情,以及茶葉的審評、檢驗方法等。茶葉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鑒別,但是對于普通飲茶之人,購買茶葉時,一般只能觀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澤,聞干香,使得判斷茶葉的品質更加不易。這里粗略介紹一下鑒別干茶的方法。
這里提醒您,選購新茶要注意一看色澤、二觀外形、三聞香氣、四品茶味、五捏干濕。
【一看色澤】
新茶色澤一般都較清新悅目,或嫩綠或墨綠。綠茶以顏色翠碧,鮮潤活氣為好;炒青茶色澤灰綠,略帶光澤。若干茶葉色澤發枯發暗發褐,表明茶葉內質有不同程度的氧化,這種茶往往是陳茶;如果茶葉片上有明顯的焦點、泡點(為黑色或深醬色斑點)或葉邊緣為焦邊,說明不好,不是好茶;若茶葉色澤花雜,顏色深淺反差較大,說明茶葉中夾有*,老葉甚至有陳茶,這樣的茶也談不上是好茶。
【二觀外形】
各種茶葉都有特定的外形特征,有的像銀針,有的像瓜子片,有的像圓珠,有的則像雀舌,有的葉片松泡,有的葉片緊結。炒青茶的葉片則緊結、條直。名優茶有各自獨特的形狀,如午子仙毫的外形特點是“微扁、條直”。一般說新茶外形:條索明亮,大小、粗細、長短均勻者為上品;條索枯暗、外形不整、甚至有茶梗、茶籽者為下品。細實、芽頭多、鋒苗銳利的嫩度高;粗松、老葉多、葉肪隆起的嫩度低。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為好,粗、枯、短者為次;條形茶以條索緊細、圓直、勻齊者為好,粗糙、扭曲、短碎者為次;顆粒茶以*結實者為好,松散塊者為次。
【三聞香氣】
新茶一般都有新茶香。好的新茶,茶香格外明顯。如新綠茶聞之有悅鼻高爽的香氣,其香氣有清香型、濃香型、甜香型;質量越高的茶葉,香味越濃郁撲鼻。口嚼或沖泡,綠茶發甜香為上,如聞不到茶香或者聞到一股青澀氣、粗老氣、焦糊氣則不是好新茶。若是陳茶,則香氣淡薄或有一股陳氣味。
【四品茶味】
茶湯入口后甘鮮,濃醇爽口,在口中留有甘味者最好;通常取少量樣品沖泡觀察,好的綠茶,湯色碧綠明澄,茶葉先若澀,后濃香甘醇,而且帶有板栗香味。
【五捏干濕】
用手指捏一捏茶葉,可以判斷新茶的干濕程度。新茶要耐貯存,必須要足干。受潮的茶葉含水量都較高,不僅會嚴重影響茶水的色、香、味、而且易發霉變質。判斷新茶足不足干,可取一二片茶葉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用勁捏一捏,能捏成粉末的是足干的茶葉,可以買;若捏不成粉末狀,說明茶葉已受潮,含水量較高,這種新茶容易變質,不宜購買。同時,要防止以次充好,特介紹幾種名優茶的特色,以作選購新茶時參考,午子仙毫:外形微扁條直,像一片蘭花瓣,色澤翠綠,嫩香持久,泡于湯中,嫩芽成朵,直立于杯中,交錯相映,清湯碧液,回味幽香。午子綠茶:外形緊細重實、勻齊、有鋒苗,色綠潤,香氣嫩鮮,高爽持久顯板栗香,滋味醇爽,湯色嫩綠亮,葉底嫩綠明亮。
【【茶葉的選購】】
干茶的外形,主要從五個方面來看,即嫩度、條索、色澤、整碎和凈度。
1.嫩度
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干看外形,濕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鑒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條也無鋒苗和白毫。但是不能僅從茸毛多少來判別嫩度,因各種茶的具體要求不一樣,如極好的獅峰龍井是體表無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葉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斷依據,只適合于毛峰、毛尖、銀針等“茸毛類”茶。
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鮮葉,也得一芽一葉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為芽心是生長不完善的部分,內含成份不全面,特別是葉綠素含量很低。所以不應單純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條索
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松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松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一般來說,條索緊、身骨重、圓(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說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質優;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煙、焦味,說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質劣。
以杭州地區綠茶條索標準為例:一級二級*四級細緊有鋒苗緊細尚有鋒苗尚緊實尚緊稍松粗松
可見,以緊、實、有鋒苗為上。
3.色澤
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系。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茶葉的色澤還和茶樹的產地以及季節有很大關系。如高山綠茶,色澤綠而略帶黃,鮮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澤深綠有光。
制茶過程中,由于技術不當,也往往使色澤劣變。
購茶時,應根據具體購買的茶類來判斷。比如龍井,最好的獅峰龍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綠,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黃。這是獅峰龍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澤上明顯區別于其它龍井。因獅峰龍井賣價奇高,茶農會制造出這種色澤以冒充獅峰龍井。方法是在炒制茶葉過程中稍稍炒過頭而使葉色變黃。真假之間的區別是,真獅峰勻稱光潔、淡黃嫩綠、茶香中帶有清香;假獅峰則角松而空,毛糙,偏*,茶香帶炒黃豆香。不經多次比較,確實不太容易判斷出來。但是一經沖泡,區別就非常明顯了。炒制過火的假獅峰,完全沒有龍井應有的馥郁鮮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
比較標準的茶葉審評,是將茶葉放在盤中(一般為木質),使茶葉在旋轉力的作用下,依形狀大小、輕重、粗細、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層。其中粗壯的在最上層,緊細重實的集中于中層,斷碎細小的沉積在最下層。各茶類,都以中層茶多為好。上層一般是粗老葉子多,滋味較淡,水色較淺;下層碎茶多,沖泡后往往滋味過濃,湯色較深。
5.凈度
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凈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夾雜物。
此外,還可以通過茶的干香來鑒別。無論哪種茶都不能有異味。每種茶都有特定的香氣,干香和濕香也有不同,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定,青氣、煙焦味和熟悶味均不可取。
上述文字,只是非?;\統的介紹。最易判別茶葉質量的,是沖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氣以及葉片茶湯色澤。所以如果允許,購茶時盡量沖泡后嘗試一下。若是特別偏好某種茶,最好查找一些該茶的資料,準確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點,每次買到的茶都互相比較一下,這樣次數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關鍵之所在了。國內茶葉品種車載斗量,非專業人士,不太可能每種茶都判斷出好壞來,也只是取自己喜歡的幾種罷了。我不太在各處的茶葉店買茶,一般是在產地或者是茶藝館里買,所以一到春天就到處跑。產地的茶總的來說較純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藝的差別,使得茶葉質量有高低之分。茶藝館里的茶,價錢比外面的貴出許多,但這里比較容易找到好茶,一則是可以試過知其好壞,二則比較好的茶藝館的茶,本身就是經過認真挑選的,若無法到產地購茶,也不失為一個選擇。還有就是一些比較大的茶莊,可以當場試茶。如果對某種茶很有鑒別能力,則可以到茶葉批發市場去購買,那里的茶,相比于小茶葉店,比較新,且可選的種類多,價格比較便宜。但是我自己的經驗,這里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別是綠茶。因為特級綠茶價錢偏高,茶葉批發市場和小茶葉店因成本的緣故都較少經營,好茶多數被大的茶莊和茶葉公司收購。
茶葉怎么辨別好壞??
【評茶】百 將茶葉倒入盤中,定向旋轉。
一看茶葉的整度和勻度以及條索松緊寬,緊密無勻的則質好味優。
二看茶葉的凈度,以茶梗度、葉柄、茶籽越少就越好。
三看其色澤,紅茶類以烏褐油潤為好,綠茶類以翠綠有光澤為佳。通過盤旋,問放近鼻子,可以聞其氣味,如香氣濃郁,即為好答茶。
【品茶】
一是聞香氣、濃郁、純喉、耐聞者為佳。
二是看茶色,紅茶以紅艷、明澈者為好;綠茶、花茶以色綠、亮明為內佳。
三是品茶味,紅茶以濃厚、鮮爽、純正而有甜味為上;綠茶、花茶以醇和、鮮香為佳。四是看底茶,泡過的底茶以色澤均勻,顏色一致為好,茶底中幼芽多者為高級茶。葉亮有容光澤為新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