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米粥的常用做法有哪些
小米粥營養豐富,但熬起來并非易事。熬得好的小米粥米與水充分混合,濃滑香稠;熬不好的小米粥,米是米,湯是湯,清湯寡水,淡然無味。
第一:中醫認為小米性涼,所以山西人會在熬小米稀粥的時候加一點平性的大米,也就是山西人所說的“二米粥”。但小米與大米的比例要得當,小米占大多數。
第二:淘洗小米時不要用手搓,會搓掉小米表皮含有的營養物質
第三:小米也不要長時間浸泡。
第四:熬小米粥不要冷水下鍋,冷水下鍋米粒易沉底,會出現糊鍋的現象。
第五:熬小米粥也要注意一定不要水燒開下米,而是燒至鍋里的水發出響聲,水似開非開的時候加米。 如果等水燒開下米,熬出來的小米粥色澤會發白。
第六:小米下入水鍋里,用勺子攪拌幾次小米,為的是防止小米沉到鍋底,里面的大米會粘鍋。
第七:熬小米粥大火煮開后,要改用小火慢熬,這樣熬出來的小米粥湯汁濃稠,味道更香。
第八:熬煮過程中,會有溢鍋的現象發生。這時不用管它,可以適當的讓其溢下鍋,這樣也可以給熬出來的小米稀粥增香增稠,味道更好。
第九:我們現在用的都是煤氣灶或電磁爐,如果長時間的溢鍋,怕有危險發生。所以在鍋溢一下后,可以用一根筷子架在鍋邊,使鍋蓋與鍋邊形成一個縫隙,小火慢熬。但千萬不要把鍋蓋全部揭掉,那樣粥的香味會散失掉。
第十:熬小米粥的過程中,不要拿勺子不停的攪動粥體,而是小米入鍋攪拌一下后就讓小米慢火熬著,最后小米粥熬好,你會發現表面浮著一層薄薄的透明發亮的薄膜,這是熬出來的“米油”,也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小米粥的香味和營養全在這一層“米油”里。
第十一:在熬小米粥的時候,千萬不要往粥里加任何堿面以免破壞小米本省含有的營養物質,也不要加食用油,會影響最后“米油”的形成。
二、熬小米粥有哪些訣竅
煮粥時一定要先燒開水然后放入洗凈后的小米,先煮沸,然后用文火熬,湯粘稠后即可關火。其實熬粥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不是你把水和米放在一起就能出現香噴噴的小米粥滴。下面教你熬小米粥的幾個訣竅:
你要選擇新鮮的小米,不能是陳米,味道會差很多;水快開時再下米,先大火熬8-10分鐘,然后中小火熬15-20分鐘;不能偷懶,剛下米要攪一下鍋,防止糊底,文火熬時盡量少揭鍋蓋,防止溢鍋可以蓋鍋蓋時留條縫;鍋中放足量水,不可中途加水,水一般是食材的15-20倍。水質不好的地區可以用瓶裝水代替;有些地區喜歡加食用堿讓米更軟爛,待熬至半個小時以上,加入一點點食用堿,不過加食用堿的小米粥,其口味會受到影響。(孕產婦嬰幼兒不建議放)。待米成花狀時,更可口。
傳統的小米品種紅皮兒小米由于產量低脫皮后顏色淡黃,很多地方已經不種植了改種了經濟收益更高的品種,但是傳統品種熬出的米粥米油更豐厚,味道更綿香。
三、小米粥的基本功效有哪些
小米粥是傳統健康食品,可單獨燜飯和熬粥。在北方小米是主要的食物之一,很多地區有晚餐吃小米粥的習俗。小米營養豐富,但是和其它谷物一樣蛋白質中賴氨酸過低,可以在粥中搭配紅薯、藜麥、豆類、棗、南瓜、龍眼、桂圓等各類食材,既增加營養又增加口感。
小米粥的功效
1.補脾胃
《本草綱目》提到:小米“治反胃熱痢,補虛損,開腸胃”。實際上,無論是反胃、熱痢、虛損都與脾胃功能欠佳有關,所以小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補脾胃。
2.補腎功效強
所謂“人食五谷而化精”,就是說,五谷都具有養精氣,補腎氣的作用,而五谷當中,數小米的補腎功效最強。
3.養心安神
《本草綱目》還提到,喝小米湯“可增強小腸功能,有養心安神之效”。所以還被作為鎮靜安眠的食療保健品。
4.美容作用
小米具有減輕皺紋、色斑、色素沉著的功效。用“小米熬粥”不僅好吃,而且是上好的營養食品。尤其不可忽視的是小米粥中的米油,滋補力非常好,相當于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滋補功效。所以通常認為“小米熬粥”是最補的吃法,也被稱作“代參湯”。
四、小米粥的幾種好吃的煮法
紅棗小米粥:原料:紅棗50克、小米100克、粳米少量(加入一些粳米可以增加粥的韌勁,口感更好)、水500ml、冰糖適量;做法:紅棗洗凈,用溫水泡軟。小米和粳米淘洗干凈備用;鍋中加入清水,燒開后加入小米、粳米、紅棗,大火燒至滾沸,再改小火慢慢煮至粘稠,最后加入冰糖即可。
百合麥米小米粥:原料:瘦肉4兩,鮮百合2球,麥米半量杯,蔥花、鹽適量,生抽半湯勺,栗粉適量;做法:麥米加水浸3小時,隔去水份。瘦肉洗凈,切粒。下生抽及栗粉拌勻。鮮百合切去焦黃部分,摘成瓣,洗凈;燒滾清水十杯,放下麥米,小米煲滾轉小火煮至麥米夠粘;小米開花,加入瘦肉粒,鮮百合煲5分鐘,加蔥花和鹽即成。
海參小米粥:原料:小米,蔬菜,海參,姜絲,蔥花;做法:小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泡上;蔬菜和海參洗凈,切姜絲和蔥花,海參切片;湯鍋放入足量的水,水沸之后放入小米,滾鍋后下海參,再次滾鍋后繼續煮上約5分鐘,其間不停用勺子攪拌;加入姜絲,蓋上鍋蓋,轉最小火熬煮,期間不要打開鍋蓋;大約25分鐘后,開蓋,加入1小勺濃縮雞汁,攪拌混合,大火滾煮2分鐘,最后撒上適量的鹽,加入白胡椒粉調味,滴上幾滴香油,撒上蔥花,即可關火,盛碗溫食。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