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火吃什么食物好
一、喝蓮子湯去心火
表現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扎),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二、吃豬肝可去肺火
表現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三、喝綠豆粥去胃火
表現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現癥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五、吃豬腰去腎火
表現癥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食療法: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二、上火是怎么一回事
上火是中醫的理論,西醫則認為這種說法太籠統。
上火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廣義的癥狀,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口臭等癥狀,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黃痰等癥狀,肝火會有一些煩躁、失眠、女性會有乳房脹痛,心火就會心悸失眠、心煩。
人體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沒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謂的生命之火。當然火也應該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比如體溫應該在37度左右,如果火過亢人就會不舒服,會出現很多紅、腫、熱、痛、煩等具體表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正常意義上說來火在一定的范圍內是必須的,超過正常范圍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為虛火和實火,正常人體陰陽是平衡的,對于實火來說陰是正常的但是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實火。另一種情況陽是正常的陰偏少,顯得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虛火。
按中醫理論,五臟六腑皆有陰陽之氣,陰陽失衡的話就會有所謂的陽火或虛火上升的表現了,具體還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定。
三、上火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味甘、澀,性寒,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干結、痔瘡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壓等癥。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如果用柿子葉子煎服或沖開水當茶飲,也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降低血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及鎮咳化痰的作用。
香蕉
從營養角度看,香蕉是淀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因此不宜多吃,容易發胖)而從中醫學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泄瀉者卻不宜。凡事總有合理解釋,香蕉性寒,根據“熱者寒之”的原理,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痔瘡出血者、因燥熱而致胎動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不過,正因為香蕉性寒,體質偏于虛寒者,最好避之則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脹)、虛寒(泄瀉、易暈)、腎炎(也屬虛寒)、懷孕期腳腫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經過蒸煮,寒性減退后才可進食。至于寒咳本不應吃香蕉,但將香蕉蒸熟再吃,則可接受。
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燉冰糖,醫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為食療。近代醫學建議,用香蕉可治高血壓,因它含鉀量豐富,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并促進細胞及組織生長。用香蕉可治療便秘,因它能促進腸胃蠕動。最有趣的,莫過于德國研究人員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緒不安,因它能促進大腦分泌內啡化學物質。
總之,身體燥熱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選吃大蕉(通便力更強)、皇帝蕉等其它品種。
甘蔗
甘蔗是能清、能潤,甘涼滋養的食療佳品,古往今來被人們廣為稱道,就連那些清高儒雅的文人墨客們對其也情有獨鐘。唐代詩人王維在《櫻桃詩》中寫道:“飲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而大醫學家李時珍對甘蔗則別有一番見解,他說:“凡蔗榕漿飲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將食用甘蔗的微妙之外表述得淋漓盡致。
四、去火喝什么湯
1、絲瓜豆腐魚頭湯
湯料:絲瓜一斤,鮮魚頭一個,豆腐適量,生姜、鹽適量。
制法:絲瓜洗凈、打理角邊、切段;魚頭洗凈、切開;豆腐用清水略洗;魚頭和生姜放入煲里,加入適量滾水,旺火煲20分鐘,放入豆腐和絲瓜,再用文火煲15-20分鐘,加入調味品。
功效:清熱去火,養陰生津,潔膚除斑,通經絡,去痰喘咳嗽。
2、冬瓜鯇魚湯:
湯料:冬瓜一斤,鯇魚半斤,料酒、精鹽、蔥段、姜片、生油、雞粉適量。
制法:鯇魚凈膛,去鱗、鰓;冬瓜去皮、瓤、切塊;魚入熱油鍋稍煎,加入料酒、姜、清水,煲至魚熟爛入味;加精鹽、蔥、雞粉。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平肝、祛風、除熱。可減肥、潤膚。
3、芥菜牛肉湯:
湯料:芥菜一斤,牛肉半斤,生姜一兩,油鹽適量。
制法:生姜去皮、拍碎;牛肉洗凈、切片;芥菜洗凈、切段。把用料放入滾水鍋內,武火煮沸片刻即可,油鹽調味,趁熱食用。
功效:芥菜性味辛、溫,散寒解表、利氣祛痰;牛肉性味甘、平,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生姜性味辛、溫,發表、散寒。此湯補脾益氣,化痰止咳,解表散寒,用于感冒風寒、頭痛、周身骨痛、咳白色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