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讀音:kàn,出自姜姓,以封地名為氏。
基本釋義
(1)一種是望。
(2)第二種是姓,闞姓是中國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80位。
(3)第三種是,形容虎叫聲。
擴展資料:
1. 望 [look over]
闞,望也。從門,敢聲。望或倚門倚閭,故從門。字亦作瞰,作矙。——《說文》
闞,視也。——《廣雅》
俯闞海湄。——嵇康《琴賦》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五回:“親自居之,以闞城內,一舉一動皆知。”
2. 俯看,向下看:俯闞
3. 探望,看望 [visit]
禹于是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尸子·君治》
名詞:
1. 古地名 [Kan village]。在今山東省汶上縣
2. 姓
3. 另見 hǎn
得姓始祖
闞止。根據《尚友錄》的記載,闞氏是春秋時期齊國卿士闞止的后代,望族出于會稽。《姓氏考略》記載,闞是春秋時代魯國的一個地名,故地就在今天山東省汶上縣西南的南旺湖中,也有古籍中所指“齊闞在汶”,非指魯西南的汶上,而是指齊魯腹地的新汶地區。
闞止在春秋末期被封之闞邑,當在新汶一帶。新汶之地在柴汶河畔,原來曾為杞國之地,后為齊國奪占,一直屬于齊國防御魯國的要地,齊簡公為振興自己的君權,分封寵臣于要害之地,“新汶”之名并非是在1960年才有的,而是在魯闞歸齊之后,田和就已經改原齊闞之地為“新汶”了。新汶今與新泰縣合并,建立了新泰市。
這個地方,正是中國闞氏家族的發源地,他們的祖先“以地為氏”而姓了闞。《春秋》三傳記載,魯桓公十一年,桓公便曾與宋文公會于闞地。當地的居民有人以地名為自己的姓氏。闞氏后人奉闞止為闞姓的得姓始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