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來描寫,第一部分可以描寫天宮課堂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可以描寫觀看天宮課堂之后學到了哪些人生啟示。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1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看天宮課堂,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別激動。
首先,我看到他們喝水的時候,并不是用我們那種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個袋子,上面有一個吸管來喝水。我還發現他們不是剛開始就喝,而是先把水擠出來。水可以在空中漂浮,只要一張嘴就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里。我了解到是因為太空中沒有重力,所以東西才都漂浮起來。
隨后,他們利用水的張力,把水從水膜做成水球。給我們講解了凸透鏡成像實驗,讓我們懂得了凸透鏡成倒立的像原理。
通過這次天宮課堂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的太空知識。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也用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做貢獻!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2
今天,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學習到了許多知識。這次講課的老師可不是一般的“老師”,他們居然在太空授課!他們就是翟志剛老師、王亞平老師、葉光富老師,是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
這一課,亞平老師給我們介紹了許多太空科學知識,有“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有“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有“浮力消失實驗”,有“水膜張力實驗”,有“水球光學實驗”和“泡騰片實驗”。
其中我對“水膜張力實驗”最感興趣。這個實驗是亞平老師給我們演示的。只見桌上擺放著一個金屬圈,亞平老師小心翼翼地拿著飲水袋朝金屬圈注水,讓水吸附在金屬圈上,然后繼續慢慢注水,使水膜變成圓鼓鼓的水球。在實驗的最后,亞平老師還放了一張她和她女兒一起剪的花朵在水球上,我驚奇地發現花朵一直在水球中旋轉,實在是太有趣了!
亞平老師還帶我們參觀了神舟十三號的內部。“太空廚房”,里面有簡易的微波爐和飲水分配器,還有可愛的小冰箱,冰箱里還有新鮮的水果。
葉老師還給我們表演了太空轉身。我知道了吹氣,和游泳的姿勢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將雙手抱在胸前才可以轉身。太神奇了!
我的夢想是我要當上宇航員,在宇宙中遨游,去太空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3
今天,我觀看了一個名叫“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的直播課。這個視頻主要講述了“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的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我覺得最神奇的情節是水球。第一處就是王亞平老師做了一個水球。它非常漂亮,只見王亞平老師將水滴放進水膜中,然后水膜會一點點變厚,繼續向水膜里添加水滴,最后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水球。王亞平老師還說在陸地上是做不了水球的,只有在微重力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老師們的太空之旅真是又神奇又有趣,真想像他們一樣勇敢地完成祖國神圣的太空任務。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4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盻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_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