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或血壓升高只是一個人為確定值,這一數值隨著對血壓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的認識不斷地變化。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WHO/ISH)給出了高血壓界定標準,將高血壓分為四類(表12,表13)。 表12WHO/ISH對高血壓的定義
高血壓主要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特征,是一種使心腦腎等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官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發生高血壓時,收縮壓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
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大于18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于110毫米汞柱,屬于高危以上的等級,需要高度的警惕。 高血壓是指1979年我國修訂的高血壓病臨床分期標準,按照其臨床表現高血壓病分為三期: 一期是指血壓達到確認高血壓的水平,舒張壓大部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高血壓的分類是什么?
高血壓從病因上分為
一.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 95%的高血壓都屬于這種情況,一般中老年人的高血壓都是這種高血壓,降壓治療保護重要器官就ok了。
二.繼發性高血壓(癥狀性高血壓) 占到5% 最常見的是腎臟不好的病人。
1腎性高血壓,又包括
( 1 ) 腎實質性高血壓 急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 IgA腎病等等
( 2 ) 腎間質性高血壓:如間質性腎炎,
( 3 ) 腎血管性高血壓 如: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栓塞及血栓形成 腎臟小血管炎
(4) 其他如:糖尿病性腎病變,痛風性腎病變,風濕性疾病腎損害等
2。內分泌性高血壓
( 1 ) 腎上腺疾病 像:皮質醇增多癥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嗜鉻細胞瘤 這三個也比較常見
(2) 其他 比如甲亢
3。心血管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癥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動脈導管未閉
4.藥物性或醫源性高血壓 像兒茶酚胺類藥物 腎上腺激素類藥物甲狀腺激素類藥物,口服避孕藥 非類固醇消炎鎮痛藥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壓。
高血壓的分類標準是什么?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平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后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目前認為同一血壓水平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平應有不同。血壓值和危險因素評估是診斷和制定高血壓治療方案的主要依據,不同患者高血壓管理的目標不同,醫生面對患者時在參考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其具體情況判斷該患者最合適的血壓范圍,采用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推薦使用24小時長效降壓藥物控制血壓。除評估診室血壓外,患者還應注意家庭清晨血壓的監測和管理,以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高血壓可分為兩類:
1.原發性高血壓
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
2.繼發性高血壓
又稱為癥狀性高血壓,在這類疾病中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該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血壓可暫時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壓的誘發因素是什么?
高血壓的原因尚不很清楚,我國人群高血壓發生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包括:
1、年齡,高血壓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明顯升高。
2、肥胖和超重,我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bmi大于等于24公斤每平方米,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三到四倍,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更高。
3、高鹽低鉀飲食,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和血壓水平與膳食鈉鹽攝入量呈正相關。
4、精神壓力,現代社會中長期過度緊張的精神壓力,腦力勞動也是發生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城市中的高血壓發病率高于農村。
5、遺傳因素,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如果既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又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更容易誘發高血壓。
6、其他因素,飲酒、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患有明確引起高血壓的疾病,如慢性腎炎支、嗜鉻細胞瘤并且缺乏有效治療等。
高血壓是什么病?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
正常*血壓應在140/90毫米汞柱(18.7/12千帕)或以下,血壓在160/95毫米汞柱或以上(21.3/12.7千帕)為高血壓,介于兩者之中為臨界性高血壓。后者較易發展成為高血壓病。
高血壓的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清楚,但長期精神緊張、缺少體力活動、遺傳因素、肥胖、食鹽過多者,發病率偏高。可分為緩進型高血壓和急進型高血壓。
緩進型高血壓:起病隱匿、病程進展緩慢,故又稱良性高血壓。大多數高血壓病屬于這一類型。早期僅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或過度勞累之后出現暫時和輕度的血壓升高,去除原因或休息后可以恢復正常。發作時可出現頭痛、頭暈、頭脹、耳鳴、眼花、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胸悶、乏力、心悸等癥狀。長期的高血壓易并發心、腦、腎的損害。
急進型高血壓病:臨床表現基本與緩進型高血壓病相似,但各種癥狀更為明顯。具有病情嚴重,發展迅速,視網膜病變明顯,腎功能惡化快的特點。亦稱惡性高血壓。患者常于數月至1~2年內出現嚴重的心、腦、腎損害。最后常因尿毒癥死亡。
高血壓的各種合并癥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雖無根治高血壓的藥物,但長期降壓治療可推遲動脈硬化,減少并發癥和降低病死率。
什么是高血壓病?
成年人收縮壓(高壓)超過140mmHg(18.7kPa),舒張壓超過95mmHg(12.7kPa)時,就稱為高血壓。高血壓分為兩類情況,一類是因為由其他疾病引起血壓升高,叫繼發性高血壓,例如腎臟疾病、某些內分泌疾病、血管疾病、顱腦病變,都可以有血壓升高的表現,這類高血壓又稱作癥狀性高血壓。另一類是原因不明的高血壓,叫原發性高血壓,又叫高血壓病。我們日常所說的高血壓一般多指此病。對于前者,其主要根源在于原發病,對高血壓的治療,是在治療原發病過程中的伴隨治療。我們這里所討論的主要是后者——原發性高血壓。
正常人的血壓在不同生理狀態下會有一定的波動幅度,焦慮、緊張、應激狀態、體力活動以及攝鹽過多,其血壓都可以升高,若長期持續處在這種狀態,則是高血壓病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血壓病不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嚴重的心、腦、腎并發癥,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可見防治高血壓病,對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患高血壓時,通常會出現頭暈、頭脹、頭痛、心煩、急躁、易發啤氣,雙下肢疲軟無力如踩棉花,面紅目赤,也有的因為長時間習慣,無任何癥狀。但測出的血壓值均高出正常值范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